畜禽糞污養分檢測設備保護提升黑土地地力
發布時間:2022/01/29 11:06:15
耕地是糧食生產的“命根子”。吉林省梨樹縣歷來是“守著黑土不愁糧”,耕地面積達400多萬畝,糧食總產量多年保持在50億斤以上,名列全國糧食生產十強縣。
但高產背后,卻是黑土地的長期透支。
黑土是世界公認的最肥沃的土壤,形成極為緩慢,在自然條件下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層,需要200至400年。全球黑土區僅有三片,分別位于烏克蘭第聶伯河畔、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和我國東北平原。
《東北黑土地保護規劃綱要(2017—2030年)》指出,據監測,近60年來,東北黑土地耕作層土壤有機質含量平均下降1/3,部分地區下降1/2。目前,東北黑土區耕地的黑土層,平均厚度只有30厘米左右,比開墾之初減少了約40厘米。
從“二兩油”到“破皮黃”
重用輕養“瘦”了黑土地。
車從梨樹縣城向西北駛出,一馬平川,行駛近40公里,到達林海鎮。
33年前,程延河離開四棵樹鄉王家橋村,到林海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工作?!爱敃r,腸子都悔青了,林海的莊稼不打糧,窮啊?!?/span>
王家橋村位于梨樹縣城和林海鎮中間,以黑土肥沃聞名。
當地流傳著這樣的話:“梨樹收了四大橋,全縣餓不著?!蓖跫覙虼寰褪瞧渲幸弧皹颉?。
而林海鎮屬于黑土地向沙地的過渡地帶,黑土地沙化的跡象一度十分明顯。“春天刮風,土粒子打得臉疼,剛發芽的種子讓風生生地從壟里刨出來,只剩幾條根須連在土里?!背萄雍踊貞浾f,到處是“風剝地”。
“咱東北的春天,風多,有勁兒。春風起,十里沙。嚴重的時候,一春天幾乎能刮走一腳厚的土,把黑土都刮走了,不成了黃土平原?”程延河一想到這就會后怕。
緊鄰梨樹縣城的梨樹鎮八里廟村,50歲的村民盧偉種了一輩子地,也有同樣的擔憂。
“一兩黑土二兩油,插根筷子能發芽。在老輩人眼里,咱村這地都是寶地?!北R偉還依稀記得小時候走在田里軟綿綿的感覺,手往地里一掏就是坑,“抓一把土手感相當舒服?!?/span>
“老輩人翻地哪有露黃土的時候,但現在深翻一點就是黃土?!北R偉說,有些地塊挖開10多厘米下面就是黃土,土話叫“破皮黃”。
吉林省土壤肥料總站2017年10月完成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,開墾初期,黑土層厚度一般在60至80厘米,深的可達100厘米。目前,吉林省黑土腐殖質層厚度大于30厘米的占總面積的35%,20至30厘米的占38%,小于20厘米的占27%(其中完全喪失腐殖質層的占3%)。
近些年,盧偉承包土地,各種各樣的地都見識過。“原來用20馬力的拖拉機,能把這地旋耕得稀松;現在,150馬力以上的拖拉機旋完地,還全是土坷垃,地硬了?!?/span>
八九月份,玉米已經結棒。落過一陣雨,盧偉下地薅起一棵玉米稈,“根就盤成臉盆這么大一坨,地下20厘米深的地方全是犁底層,硬得扎不下根?!?/span>
黑土變薄、變硬,也變得更“饞”了。
盧偉是棵長在黑土里的“老玉米”,地力咋樣,他心里最清楚?!暗亍挕鋵嵤堑亓Σ恍辛?,但糧食還在年年高產,得靠化肥‘催’?!?/span>
“一年比一年多下肥,怕肥少了減產,掙不著錢啊?!北R偉內心的隱憂還是敵不過對豐收的期盼。
吉林省的施肥狀況經歷了“有機肥為主—有機肥和化肥配施—化肥為主—單施化肥”的演變過程。
“土壤內礦物質和微生物大量消耗,化肥殘留,加之水土流失,這黑土哪里還有生命力?”王貴滿說。
黑土地之所以“黑”,就在于它覆蓋著一層黑色的腐殖質,這種土壤有機質含量高,土質疏松,最適宜耕作。
吉林省監測數據顯示,全省黑土地土壤有機質含量從上世紀50年代初期的8%下降到現在的不足2%。目前,黑土耕層有機質還在以平均每年0.1%的速度下降。有機質含量的持續降低,導致土壤板結,供肥保水能力下降。
“以前用農家肥,秸稈經過家畜的消化,變成糞便又回到地里。大量用化肥后,秸稈燒掉,費力費工的農家肥也不用了,黑土的營養就這樣一點點地流失?!蓖踬F滿說。
“黑土地就這么不行了?”絕對不可以,“黑土這寶貝,不能在咱這一輩手里整沒了?!?/span>
★綠色農業熱起來
35歲的劉春野,是梨樹縣劉家館鎮春野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,二十出頭開始種地,如今經營著近3000畝地。雜糧雜豆,是他今年的全部種植計劃。
“咱這地薄,苞米畝產1000斤,已經算多了,比不了人家畝產1800來斤?!庇衩资召徥袌龌?,產量和價格都不占優勢,劉春野一改只種玉米的老套路,開始雜糧雜豆玉米輪作。
“現在這地苞米畝產能到1300來斤?!眲⒋阂皩⑶皟赡甑狞S豆地種玉米,黑豆地種黃豆,玉米地種黑豆。三樣輪著來,豆子掙了錢,固氮又肥了田。
小到農技改革,大到結構調整,梨樹縣力推循環農業,發展綠色農業,一場黑土地保衛戰正在全面打響。僅去年,全縣調減玉米35萬畝,播種大豆近10萬畝,打造了全縣5萬畝耕地輪作試點示范區。
眼下,快種完地,劉春野就有了重要收獲。“再過一個多月,綠色食品標志就能下來?!苯涍^3年轉換期,劉春野經營的土地通過了檢測,達到綠色標準。
“就拿種黑豆來說,畝產300多斤,去年賣到3元一斤。有了綠色食品標志,還能輕輕松松多賣2元錢?!蹦闷鸺埞P,劉春野算開了賬。
“今年縣里還直接把有機肥運到了地頭,基本不用自己花錢買肥?!眲⒋阂暗?000畝地免費用上了有機肥。
利用畜禽養殖廢棄物等,積造施用有機肥,是保護、提升黑土地地力的重要內容。今年春耕,梨樹縣投資150萬元,完成3萬畝增施有機肥任務。
作為農業大縣,“梨樹白豬”遠近聞名,全縣年生豬交易量高達150萬頭。
丁德經營著4家種豬繁育場,企業規模居全縣前列。在位于四棵樹鄉的廠房內,記者看到,與豬舍配套的糞便干濕分離器、堆肥的儲糞場地、糞液的儲藏池、氧化塘等設備,井井有條分布。
丁德介紹,糞便從豬舍出來,由管道進入混凝土池子,經過干濕分離后,干糞進入儲糞場,賣給縣內的有機肥廠;濕的進入氧化塘內發酵,春耕前秋收后,再裝進罐車還田。
為了讓糞液有地可還,丁德的企業通過承包、流轉等方式來經營耕地。養殖和種植無縫對接,由鹽堿地改造的1200畝水田,去年水稻收入達100萬元。
企業自己做循環農業,是梨樹養殖企業的主要模式。丁德到過不少地方考察,希望省去企業流轉土地的麻煩和成本。“遠的不說,就說我們省另外一個產糧大縣榆樹,采用購買服務方式,由畜禽養殖企業或合作社將秸稈和畜禽糞便堆漚腐熟施到田間?!?017年,榆樹推廣面積達10萬畝,中標企業完成肥料堆漚之后,送至地頭田間,由農民自己揚撒。
如今,梨樹縣黑土地保護也提出了做好生態循環農業的目標,正著手建設綠色食品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100萬畝,讓丁德這樣的養殖戶頗為期待。
讓黑土地“綠”起來,必然要管控畜牧業對土壤的污染。
“我們逐漸用有機肥、生物肥取代化肥,降低化肥使用量,并嚴格控制飼料添加劑重金屬用量。涉重金屬企業必須依法申領排污許可證,開展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,實行清潔生產?!笔⑻毂硎?。
黑土保護任重道遠
“當初,地比較荒,一畝產1000斤糧?!蓖踬F滿在高家村的試驗田里踏查說,如今,畝產1700斤,還少用20斤肥。
走進試驗田,只見秸稈像被子一樣蓋在地上。扒開秸稈,王貴滿伸手摳進地里,抓起一把土,“看,濕乎不,黑不?”隨后,他輕輕抖落開手里的土,腐爛的秸稈碎屑夾雜在土里。
秸稈還田,還回了從地里吸收的養分,增加了土壤腐殖質。
走到地頭的一米見方土坑前,王貴滿不停地給記者比劃著,“看,黑土層有50厘米厚,去年苞米的根扎到快1米深啦?!?/span>
10年辛苦不尋常,黑土又恢復了生機??朔酥T多障礙,保護性耕作技術的集成已不是問題,但黑土地保護依舊任重道遠。
★農業補貼有效支撐
“農業生產綜合補貼實行的還是普惠制,想要發揮更大的作用,應該研究設立秸稈還田、增施有機肥、糧豆輪作、深耕深松等專項,把一部分補貼資金用在保護和提高地力上?!崩畹轮医ㄗh。
來源:人民日報